过去你觉得只有好人坏人,现在只有好事坏事,将来只有有事无事。”
我是怎么想的呢? 意识到人和事不是非黑即白,既如此...没有好人坏人,没有好事坏事,只有有事无事。
什么是有事无事?鉴于我不举例就没法思考问题,我模拟了场景如下:
大学生毕业去面试:
好人:如沐春风,递你offer的面试官A
坏人:疾言厉色,拒你offer的面试官B
好事:你适合这个公司
坏事:你不适合这个公司
有事:你接了项目,磨炼自己 (无论结果好坏,你丰富了自己,你在成长)
无事:没有项目,平淡生活 (你停滞不动),业余时间提升自己(你在成长)
——————————————————————————————————
这句话反映了一种随着人生经历和个人成长而逐渐变化的世界观。
过去你觉得只有好人坏人:
这句话意味着在人生的早期阶段(通常是儿童或青少年时期),我们倾向于将人分为简单的两类:好人和坏人。
这种二元对立的看法反映了人们在成长初期对于复杂人性和社会关系理解的局限性。
这个阶段的人们往往通过简单的道德标准来判断他人,缺乏对人性多面性的深入理解。
现在只有好事坏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意识到事情并非非黑即白,而是存在着灰色地带。
在这个阶段,人们更多地关注行为本身的好坏,而不是简单地给人贴上标签。
这表明个人经历的增长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具体的行为,而不仅仅是人的整体品质。这种转变体现了对复杂情境下道德判断能力的提升。
将来只有有事无事:
到了某个阶段,人们可能会进一步认识到,重要的是事件本身是否存在,而非过分纠结于其性质(好或坏)。
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积累和个人阅历的增长,个体可能更加注重实际行动和结果,而不是单纯地评判行为或事件的道德属性。
这种态度反映了一种更为成熟和实用主义的世界观,它强调面对现实问题时采取有效行动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这句话揭示了从简单的二元对立到复杂多元思考的过程,体现了个人成长中的认知变化。它提示我们,随着经验的丰富,我们的价值观和看待世界的方式也会随之演变,最终导向一种更加务实且包容的生活态度。